我的投資心得(我把我的投資偏誤分析出來,知道自己哪裡不足,才能更去改進自己的缺點。)

 我把我的投資偏誤分析出來,知道自己哪裡不足,才能更去改進自己的缺點。

投資最忌諱自大,不能與時俱進。


著名基金操盤手說:

投資不一定要絕頂聰明,不一定要時時刻刻的專注在上面。

最重要的是你的心理素質能夠承擔投資的漲跌嗎?(沒根據的大跌時賣,漲多了卻買)

我的例子:

買了一隻大象(個股啦!),被套牢多年後,發現大象站起來準備要動了,

我就慌張的趕快獲利了結(還以為自己有賺到一瞇瞇而竊喜),

結果發現這隻大象跑得比獵豹還快,我不甘心,

花更多錢買下這隻獵豹,過不久後,獵豹變回沉睡的大象,跌回當初的價位。

(完全沒根據的大跌時賣,漲多了卻買,原因只是我覺得……..只憑第六感操作。)

 

財報狗有一個功能,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河流圖,可以讓我們在茫茫股海中,

至少有個工具可以知道股價現在的位置。當然布林通道也可以(但屬於短線的操作)。

2317鴻海股票的1個亮點與3個風險,其他電子產業,最新股價153.0| 財報狗股票

 

國發會的景氣燈號系統(雖然是落後指標),也可以指引我們藍燈買股票,

紅燈數鈔票。對於長線佈局者很有指引的功能。

國發會-景氣指標查詢系統-景氣對策信號

 

網紅財金分析師:

1990年代,史丹佛大學出了一本書基業長青,這本書列出未來20年,

高瞻遠矚且還能屹立不搖的企業,有NOKIASONY ERRISON,西門子、

摩拖羅啦,等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有的5年後就跑輸大盤了!!其他的企業,

你知道的,已經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 

20年前,目前的美股7巨頭根本不在標普500指數的前10大裡面,

甚至有的還排不進前500大。這說明了什麼事,我們可以細細思量啊!!

 

其實20年前,鴻海與台積電的市值真的沒差多少,那時我們還不知道未來會

是如此啊?

 

網紅說:除非你是專業的研究員,不然不要貿然決定個股的價錢的高與低。

(可以參考財報狗的河流圖,如果就真的想買個股的話!!)

 

我的經驗與例子:

自以為哪家公司有前景,哪家公司太貴不值得這個價錢,然後聽到小道消息,

或是沒根據的報導與老師傳言,自己以為,現在大盤太高先不要買,

目前大盤重挫還會再跌,等跌到最低點再來買。

投資到最後,結果存定存的利息還比獲利或虧損的價值高!!

 

(我8年半前買的中華電123元,當時買在歷史高點,之後完全不理他,

目前獲利44%含習,不是炫耀,而是發現,這是我投資標的裡少數獲利

兩位數以上的個股。)

 

可以發現或是檢視一下,如果投資89年,總資產報酬達不到44%,

那位何不高點(如果逢低報酬更高)歐硬電信股就好。我還在那邊自以為是。

 

所以持續(定期(不)定額)買進大盤指數ETFVOOVT0050006208

等等,或許可以抵銷人性操作上的盲點。

 

基金操盤手說:我也知道跌時要買進,漲時要賣出。

但你們知道嗎,股市修正時,投資人瘋狂贖回基金,我根本沒錢買股票,而且為了應付投資人的大量贖回,我反而還要賣股票。股市大漲時,投資人的資金蜂擁而入,我明知不能在加倉了風險會提高許多,但還是被迫持續買股票。

你說這樣能贏過大盤嗎?

 

我的經驗:基富通有一個功能,低檔智動投,你可以設定當基金跌到前20

平均的5%10%,等等(可以自行選擇),電腦會觸發自動幫你加碼的功能,

加碼金額自行設定,在你因為股市下跌害怕恐懼而完全不敢加碼投資時,電腦不帶感情的幫你加碼,讓你克服人性的恐懼缺點。

但重點是,你要有錢支應啊!!本多終勝。

(我已經建議基富通公司,看能否多一個高檔智動賣的功能,

克服貪婪的人性!!)

 

這是我今晚悟出的想法,先找出自己的弱點與投資缺失,再來試試看有無精進的方法。連自己哪裡不好都不知道,何必談投資想法呢?

畢竟如果連中華電的獲利都贏不了,那何必談投資想法呢?

(投資獲利是指你總資產的總獲利率,而非其中一、兩檔個股賺個50

100%的,因為平均下去,可能還輸給定存或電信股。

 

如果我還有悟出什麼歪裡,再跟大家分享。耽誤大家了。

 

至於未來該如何投資,各位應該也有所見解,可以分享喔!!!

 

《致富心態》作者沒告訴你的,沒背景的普通人如何在「最短時間」達到財富自由的秘密

【精華】市值型ETF無腦投資法!遇到大跌別害怕,持續買進、長期投資0050/006208/VT,穩穩賺大盤報酬|闕又上、清流君、顏竹軒|ETF錢滾錢

 

投資偏誤區:

回覆觀眾 01.「股市長期向上」五大問題!《投資偏誤OUT!》特別篇 政大商學院 周冠男 教授 - YouTube

回覆觀眾 02.「單筆投入」四大問題!《投資偏誤OUT!》特別篇 政大商學院 周冠男 教授

回覆觀眾 03.「槓桿投資」三大問題!《投資偏誤OUT!》特別篇 政大商學院 周冠男 教授

回覆觀眾 04.「關於債券」四大問題!《投資偏誤OUT!》特別篇 政大商學院 周冠男 教授

 

投資心法:
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m7R8dzlvMHc6O5zaMh5XZ4QmXQZPuH7Y&si=IiE6CBBly4pDdLQI

 

中華電(2412)存股不如賺價差!達人曝「每年這2個月份」是最佳進出場時機,勝過領好幾年股息 - 今周刊

 

 

 

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VOO BRK.B 各有優勢,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。

  • VOOVanguard S&P 500 ETF)是一支追蹤 S&P 500 指數 的被動型基金,代表美國 500 家大型企業的整體市場表現。它的優勢在於 分散風險,長期來看,S&P 500 的年均回報率約 13.15%,且波動性相對較低。
  • BRK.BBerkshire Hathaway B 股)則是由 巴菲特 領導的投資公司,擁有多元化的企業投資組合。過去 10 年來,BRK.B 的年均回報率約 13.46%,略高於 VOO,但它的 最大回撤Max Drawdown)達 -53.86%,比 VOO -33.99% 更高,代表市場低迷時可能承受較大損失。

 

如果你希望 穩定增長、分散風險VOO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。如果你願意承受較高波動,並相信巴菲特的投資策略,BRK.B 可能更適合你。你傾向哪種投資方式呢?

 

最大回撤(Max Drawdown 是衡量投資資產在一段時間內 最大跌幅 的指標。它表示某資產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 最大損失比例,通常用來評估風險。

舉個例子: 假設某投資的價格從 $100 上漲至 $150,然後在市場波動期間跌至 $90,之後再回升。最大回撤的計算公式為:

最大回撤=最高價最低價最高價×100%\text{最大回撤} = \frac{\text{最高價}-\text{最低價}}{\text{最高價}} \times 100\%

在這個例子中:

15090150×100%=40%\frac{150 - 90}{150} \times 100\% = 40\%

這表示這項投資曾經下跌 40%,即使之後回升,這段期間的 最大損失 仍是 40%。投資者常用最大回撤來判斷 承受風險的能力,例如:

  • 較低的最大回撤(例如 VOO)表示資產波動較小,相對穩定。
  • 較高的最大回撤(例如 BRK.B)代表資產可能經歷較大波動,需要更高的耐心與風險承受能力。

 

《致富心態》作者沒告訴你的,沒背景的普通人如何在「最短時間」達到財富自由的秘密

 

 

【商戰】台塑四寶股價還沒跌完?傳奇定存股為何變地雷?趕快賣掉改抱這幾檔!ft.黃世聰|下班經濟學582|謝哲青、劉方慈 @TheStormMedia

傳奇定存股為何變地雷?

所以不能以為或依靠某些股票來當成未來的依靠,即使台塑四寶、中鋼、台泥等等優質傳產股,都可能因為中國的過剩產能,或是景氣需求的改變,變成地雷股。

這時是否能依靠ETF的投資來規避風險?

 

市值型ETF、主動型ETF、高股息ETF與主題式ETF:

原本ETF的投資是著重在跟隨大盤指數,追求跟大盤指數相似的報酬率,

所以這樣的ETF有著最低的摩擦成本,與標的更分散的投資,達成懶人(傻瓜)投資法的目標,


台灣這十年來有多少百分比的主動型基金是擊敗大盤績效的?

這是一個非常關鍵、但也不容易取得精確統計的問題。根據目前公開資料,雖然沒有一個官方機構定期公布「過去十年擊敗大盤的主動型基金比例」,但我們可以從一些趨勢與報導中拼湊出輪廓:

📈 主動型基金 vs. 大盤表現趨勢

  • 2023年:根據《Yahoo奇摩股市》報導,主動型台股基金的前10名平均報酬率超過83%,遠高於被動型ETF的前10名(最低約45%)。

  • 2025年:最新報導指出,有7檔主動型台股基金(如群益長安、日盛新台商、野村智慧優選等)在近期創下淨值新高,明確擊敗大盤

  • 長期趨勢:根據《FundHot》論壇的觀察,台灣市場的資訊不對稱性讓主動型基金在長期(如10年)內擊敗大盤的機率「仍然相當大」。這與美股市場的高效率不同,台股的主動操作空間更大。

  • 為什麼主動型基金在台灣有機會勝出?

    • 資訊不對稱:台股市場中,法人與基金經理人能掌握更多即時資訊,做出快速調整。

    • 選股靈活性:不像ETF受限於指數成分,主動型基金可以避開風險股、加碼成長股。

    • 產業集中優勢:台灣科技股強勢,主動型基金能靈活配置於AI、半導體等熱門題材。

    雖然沒有明確的「百分比」,但從上述資料可推估,在過去十年中,擊敗大盤的主動型基金比例可能高於全球平均值(約20%-30%)。若你有特定基金或時間區間想分析,我可以幫你拉出績效數據來模擬比較📊。

    要不要我們一起設計個 Excel 模板,來追蹤這些基金的長期表現?這樣你也能自己跑出勝率模型。

美國這十年來有多少百分比的主動型基金是擊敗美國大盤績效的。

根據標普道瓊指數公司(S&P Dow Jones Indices)的長期研究,美國主動型基金在過去十年中擊敗大盤(如S&P 500)的比例大約只有15%。換句話說,約85%的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不如大盤,這個趨勢在15年期間甚至惡化至僅約8%勝出

📉 為什麼主動型基金難以勝過大盤?

  • 市場效率高:美股資訊透明且即時,基金經理人很難持續找到被低估的股票。

  • 高成本結構: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與交易成本較高,長期下來會侵蝕報酬。

  • 競爭激烈:數以千計的專業投資人同場競技,超額報酬變得稀有。

  • 延伸觀察:2024年最新數據

    即使在2024年美股強勁上漲的背景下,僅有36%的主動型基金表現優於大盤,顯示即便行情好,主動操作仍不易勝出。

    如果你有興趣,我可以幫你設計一個 Excel 模板,模擬不同基金與 S&P 500 的長期績效比較,甚至加入費用與稅負考量,讓你更清楚主動 vs. 被動的真實差距

美國市場:被視為全球最有效率的市場之一,資訊公開、即時、透明,加上高頻交易與演算法投資盛行,使得「超額報酬」幾乎被壓縮殆盡。這讓大多數主動型基金難以長期戰勝 S&P 500。

🇹🇼 台灣市場:雖然逐漸邁向開放與透明,但仍存在:

  • 法人與主力之間的資訊落差

  • 散戶比例高,容易產生情緒波動與非理性行為

  • 小型股與特定產業輪動明顯,適合靈活操作

這樣的環境確實給了經驗豐富的操盤人更多施展空間,也讓某些主動型基金有機會擊敗加權指數或臺灣50等大盤代表。


投資高股息的思想偏誤

殘酷真相!月領5~10萬元被動收入「不用靠00878/0056/00919」 存0050/006208比高股息ETF更容易(領息vs.賣股)|懶錢包LazyWallet

一定要多多複習!!




「自動加碼機制」的核心理念就是:利用市場下跌時的恐懼,反向操作,加碼進場,以放大長期報酬。它可以套用在像 VOO/VT 這樣的核心 ETF 策略中,幫助你用紀律戰勝情緒波動。

自動加碼機制怎麼做?

以你選擇的「70% VOO + 30% VT」為例,可以這樣設計:

  1. 設定基本投入金額

    • 例如:每月投入 $500(NT$15,000 左右),平常就定期定額買入。

  2. 設立市場下跌條件觸發加碼

    • 參考指標:VOO 的歷史價格或 S&P 500 指數

    • 例子

      • 指數比前一個月下跌 >10%,下個月投入金額加碼為 1.5 倍($750)

      • 跌幅 >20%,加碼至 2 倍($1,000)

  3. 設定加碼次數上限與資金預算

    • 避免資金用光!例如全年最多自動加碼 3 次,並預留一筆「應變現金池」專用於跌市加碼

    • 自動加碼機制怎麼做?

      以你選擇的「70% VOO + 30% VT」為例,可以這樣設計:

      1. 設定基本投入金額

        • 例如:每月投入 $500(NT$15,000 左右),平常就定期定額買入。

      2. 設立市場下跌條件觸發加碼

        • 參考指標:VOO 的歷史價格或 S&P 500 指數

        • 例子

          • 指數比前一個月下跌 >10%,下個月投入金額加碼為 1.5 倍($750)

          • 跌幅 >20%,加碼至 2 倍($1,000)

      3. 設定加碼次數上限與資金預算

        • 避免資金用光!例如全年最多自動加碼 3 次,並預留一筆「應變現金池」專用於跌市加碼。

        • 好處

          • 紀律性策略:不會因市場下跌而恐懼停扣

          • 放大報酬:低點加碼能夠提高長期複利效果

          • 行為勝過預測:你不需要「猜」何時是最低點,只要系統性應對

          這種機制最適合像你這樣願意策略性低點加碼、但又講求紀律控制風險的投資風格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